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,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切方面的集中指向。《建议》全篇贯穿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明确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概括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。
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文化是重要因素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,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,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,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尺度。这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,也创造了新空间。
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要求文化发展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有效保障人民文化权益,着力提升人民文化福祉;要求文化领域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丰富优质精神食粮、文化产品供给,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文化需求,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;要求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,为人民昭示更加美好前景,展现更加光明未来,温润心灵、启迪心智,丰富人民精神世界,增强人民精神力量,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的作用,激发人民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、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开拓的磅礴力量。
自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,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,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。《建议》不仅提出“十四五”时期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”的目标任务,也明确了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”的要求。
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,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战略任务,强化教育引导,注重实践养成,完善制度保障,将其融汇贯通于国民教育、精神文明建设、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,以之为文化的发展凝魂定向,为全民族的团结奋进凝聚共识。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,都要坚持这一价值引领,坚持文以载道、弘道兴文,繁荣有理想的文化事业、壮大有灵魂的文化产业。
自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就要通过各类文化载体,加强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,涵养价值共识,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、精神面貌、文明风尚、行为规范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,创作属于这个时代、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。各类文化企业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,坚持正确导向,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,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,维护社会公序良俗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,创作生产更多健康向上、品质优良的文化产品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。
主办: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: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地址: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:0827-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:495009739@qq.com 蜀ICP备140074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