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
——省作协副主席、《星星》诗刊总编梁平一行深入巴中创作采风
本网讯(马希荣) 4月25日至28日,省作协副主席、《星星》诗刊总编梁平率省内外知名诗人、诗评家一行7人到巴中创作采风,并举行了生态旅游诗歌改稿会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文明办主任杨秀华,市作协主席秦渊先后陪同。
连续三天,梁平一行分别深入南江县、恩阳区等地创作采风。一路上,跋山涉水,风尘仆仆。由于南江县城到桃园镇公路正在改造施工,白天通行不畅,只有晚上通车。25日晚上19时,梁平一行在苍茫暮色中赶住大坝。不巧的是,在必经的上两乡洋滩河处,公路被泥石阻断无法通行,虽然距离到关坝乡方向的分路口只有两公里,但只能绕行。
20时37分,梁平一行返回上两乡,再从桥亭乡经贵民乡(长滩)、柳湾乡到达上两乡洋滩河公路北侧分路口,全程50公里,历时2个多小时。一路上,黄土飞扬,如果跟得太紧,后面的车根本看不到路。在强烈的车灯光照射下,只能看见一边是触手可及的山岩,一边是心惊胆颤的悬崖。越野车剧烈颠波如浪里小舟,车里人的头不时被撞在车窗玻璃上“砰砰”作响,左右摇摆得像拨浪鼓一般。透过车窗,偶而能看见山谷中山里人家点亮的灯光闪烁,起起落落,像夜色中的星辰一样,若隐若显。好几次,由于道路转弯太急,车被憋熄火了。司机师傅只好慢慢转动方向盘小心翼翼在悬崖边上来回倒进。车里很静,只有呼吸和车轮刮擦地面泥石的声音。排气管吹起的黄尘,在越野车尾灯的照射下,纷纷扬扬落下山崖。
“到哪里了?”不时有人问。但司机师傅始终没有回答。仪表盘上的海拔显示:1300M。23时左右,车队到达洋滩河公路时,大家才舒了一口气。车继续前行,到凌晨1时35分才到达目的地。
采风期间,宁静的山林、清澈的河流、怒放的山花、淳朴的民风都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,大家对巴中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赞不绝口,诗情勃发。同时,也对巴中诗歌队伍的现状、创作水平、队伍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。大家十分欣喜,决定在巴中设立“中国•《星星》诗歌创作基地”和“大巴山诗歌研究中心”。
28日上午,在《星星》诗刊•巴中生态旅游诗歌创作采风改稿会,梁平一行对我市55名诗歌创作者的520多首诗歌进行了点评,并对重建大巴山诗群提出很好建议。大家认为,巴中诗歌创作位居全省前列,队伍庞大、新人辈倍出,路子正、水平高。但也存在没有独立的思想发现、老套的表达方式、参差不齐的创作队伍等问题。
梁平指出,巴中诗歌创作的方向感还没有完全确立,不仅要整体路子走得正,同时也要有个人的方向感。打造大巴山诗群的应对策略就是方向感,每个写作者都要立足于不同的辨晰度来创作,要在当下语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他希望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有良知、责任和担当,为时代和艺术做自己的事,尽一份力量。
主办: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: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地址: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:0827-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:495009739@qq.com 蜀ICP备14007415号